您现在的位置是:生活百科网 > 生活百科 >

旅游券(旅游券怎么使用)

2022-04-30 14:21生活百科 人已围观

简介1??100元的旅游券2??50元的餐饮券3??50元的体育券具体能拥有哪类的券,就全凭运气啦[泪奔][泪奔][泪奔]↗?↗?今天我就来到了昆明融创文旅城的德和罐头专卖店,这家店是政府指定的使用...

1??100元的旅游券

2??50元的餐饮券

3??50元的体育券

具体能拥有哪类的券,就全凭运气啦[泪奔][泪奔][泪奔]

↗?↗?今天我就来到了昆明融创文旅城的德和罐头专卖店,这家店是政府指定的使用旅游券的门店,全店任选,金额必须大于100元,超出金额补差价就OK啦

↗?↗?早9:00开始营业,建议早点来哦,而且最好是最近几天使用,因为有可能活动目的达到了,政府就会指定其他家来使用这个券啦[耶][耶][耶]如果你要睡好懒觉再来选购的话,那就只能顶着??烈日????在门外几十米处排队啦

[打脸][打脸]你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跟随云南交通广播的指引来到这里,亲测使用的

[害羞][害羞][害羞]德和罐头在昆明还是有很高的知名度的,来了专卖店我才发现,原来德和的品种那么多,中签的你确定?不来看看?

对于有人抱怨[酷拽][酷拽]说外省发放了几千的券,我想说,那你可以去外省吖,或者你可以完全不要来用这个券吖。听说昨天竟然还有人抢,这我就很无奈了,人性有时候真的是无以言喻[撇嘴][撇嘴][撇嘴]

聚焦一:不可抗力来了,但免责≠退全款

聚焦四:退订费用为何迟迟不到账?

聚焦五:提前退订后还能追回损失吗?

涉疫旅游产品退订纠纷不断,投诉量暴涨

今年春节原本有度假安排的夏女士为避开春节旅游旺季,计划在2月份错峰去海岛度假。1月,夏女士预订了某OTA平台上的“北京飞马尔代夫的双人机加酒旅游产品”,出发日期为2月13日,金额共计24858元,其中包括往返机票以及马尔代夫悦宜湾六天五夜游。

令夏女士没有想到的是,1月20日后随着疫情逐渐暴发,不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都“眼睁睁地被按下了暂停键”。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即日起,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

旅游券(旅游券怎么使用)

图/文旅部官网截图

此时,退订几乎成了夏女士的唯一选择。但在与OTA平台的沟通中,夏女士发现,虽然她预订的产品距离出发日期还有一段时间,但想要全额退款却并不容易,而在一些社交及投诉平台上,还有不少与夏女士一样面临退订困扰的消费者。

2月26日,针对涉疫旅游投诉,文旅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疫情旅游投诉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和人大法工委解释,因疫情影响导致旅游合同无法履行的,应认定为不可抗力的情形;因疫解除旅游合同的,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聚焦一:不可抗力来了,但免责≠退全款

旅游券(旅游券怎么使用)

虽然文旅部对界定涉疫旅游投诉性质、涉疫旅游投诉的主要处理方式、因疫解除旅游合同退费原则等做出了明确指引,但还有很多像夏女士这样遭遇的消费者,对涉疫中的部分退款规定表示不能理解。

夏女士介绍,在与平台客服沟通退款的过程中,客服回复并不是很迅速,此外虽然客服告知她可以退款,但是旅游企业需要对旅游产品中的损失进行核算,核算损失后会将未损失部分的金额退回夏女士的账户。而夏女士认为,因疫情这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不可抗力”而解除旅游合同,旅行社应予免责并全额退款。

对此,北京易和律师事务所苗慧敏律师认为,虽然《民法总则》第180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这里所指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是指不承担违约责任,而并非指不承担损失责任。《旅游法》第67条明确规定,旅行社承担已向地接社或履行辅助人支付不能退还的费用后退还剩余费用。依据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旅游合同纠纷应适用旅游法的特殊规定,地接社及履行辅助人不能退还的费用损失应由旅游者承担,旅行社自身经营成本损失由旅行社承担。如果组团社退回游客全部费用,也无法向地接社或履行辅助人追偿。

此外,还有部分消费者认为,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旅行社在这笔订单中只是没有赚到钱,并没有产生其他损失,最终承担全部经济损失的还是消费者。

苗慧敏律师解释,因受疫情产生的退订损失,并非由消费者全部承担,旅行社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损失。从游客咨询、签订合同到取消,旅行社需要办公成本、人工成本、营销成本等,行程取消给各个环节都造成了损失。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后,旅行社前期投入的人工费用、公司策划组织、宣传推广、办公场所费用等也都前功尽弃。此外,因不可抗力为客人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置措施所产生的费用,也都是旅行社的损失。

聚焦二:退款现金变成代金券,“退费变退券”合法合规吗?

除因“不可抗力”致不能履行合同而产生损失纠纷,消费者在涉疫跟团游退订中对旅行社核损之后扣除的损失金额也存在疑问。

消费者李先生反映,去年12月在某OTA平台上预订了2月2日赴泰国普吉岛半自助游的旅游产品,金额共计32613元。因疫情不得不取消订单后,该OTA平台客服提出了“扣除5000多元损失、退还27000多元”的解决方案,被李先生拒绝;随后,该平台客服又提出“全额退款,但其中12900元的费用要以旅游券的形式退回”的解决方案。

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广解释,在法律规定前提下,旅游企业将应退还费用完全以现金形式退还之后,旅游订单仍存在部分实际损失,或实际损失已经完全覆盖了旅游费用、无费用可退的情况下,旅游企业采取以旅游券、代金券的形式额外补偿消费者是完全合法合规的。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旅游者的损失,也是旅游企业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的体现,应当鼓励。但是,如果依据法律规定本来就是要退还的费用,旅行社单方规定不退现金而只提供代金券,就侵犯了旅游者的权益,与法律的原则是不符的,是旅游企业必须进行纠正的问题。

苗慧敏律师也表示,旅游企业退订等值旅游券的退款方案要合法合规,首先应向旅游消费者出具两个以上的方案供选择;其次,旅行社或平台经营者提供的等值旅游券应在游客选择之前明确告知使用范围、使用时间段、使用条件;第三,明确旅游券是否可以转让;第四,明确告知旅游者到期未使用该旅游券的后果,以及是否可以退费等。

聚焦三:“损失举证”!为什么消费者与旅游企业都喊“难”?

旅游券(旅游券怎么使用)

在跟团游订单的退订金额核损问题上,以何种形式退订是旅游投诉的一大焦点,另外对损失部分的证明举证也是一大纠纷焦点。

李广解释,旅游企业对退改中游客单个损失举证难度大,主要是因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导致的:大部分旅行社是提前采购资源,再进行旅游要素的打包组合,成本的支出很难和具体某个旅游者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旅行社和航空公司、酒店、接待单位也有合同约束,也会规定退订的责任承担规则。这就给旅行社提供证据证明实际损失、尤其是提供可以和具体某个退订的旅游者建立关联性、并且具备客观性的证据,带来很大的现实困难。

苗慧敏律师指出,旅游涉及环节较多,尤其是出境旅游线路,包括零售商、组团社、地接社、航空公司、酒店等各履行辅助人,这些境外经营者关于退订政策通常并不适用中国法律及政策。在国内因疫情原因解除合同时,境外经营者并不认可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就会有不配合出具损失证明的情况;此外,当旅游产品中有包机、包房情况时,业内普遍操作是在团队出行前不会“上名单”(提供具体客人的名单资料),所以也就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已经预订机票、酒店的记录。

聚焦四:退订费用为何迟迟不到账?

而与境外方向资源方对接状况就大相径庭了。据某OTA旅游平台介绍,春节假期属于传统的出游旺季,一房难求、一票难求的情况较为常见。为确保游客顺利出游,春节期间的很多资源特别是出境方向资源都是预付款。境外资源方不受旅游法关于“不可抗力”界定的约束,这类资源的退订,大部分资源方首先给出的都是“全损”状态。这就需要OTA平台与境外资源方进行持续沟通,这也使得资源预付款的回收需要较长的周期。此外,退款发起后到账时间也会根据支付通道情况有所差异。

聚焦五:提前退订后还能追回损失吗?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反映,在文旅部等政策推出前就提前退订了1月24日之后出行的跟团游产品,但因都处于疫情期间,应同样可寻求新退改保障政策下的退费方案。对此,苗慧敏律师认为,如果游客在文旅部政策及相关产品退订保障政策出台前就已经退订,旅行社也按照游客的要求向第三方提出了退订,故双方解除合同的行为已经完成,双方应按照该时间点的政策执行。之后的政策不适用之前退订行为,游客再次投诉要求按照之后的退改政策执行也就不合理。

李广指出,旅游者和旅行社都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下,各自承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不能单纯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利益不受任何损失和影响,不仅不切实际,实际上也是法律并不支持的诉求。面对疫情,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也都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和让步。对于企业而言是企业的经营责任,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个人进行旅游活动必须要承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