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生活百科网 > 生活百科 >

海拉尔火网(海拉尔火网人才招聘)

2022-05-04 10:33生活百科 人已围观

简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初期,呼伦贝尔服务业规模小、水平低、发展缓慢,195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0.07亿元,到1978年为1.7亿元。改革...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初期,呼伦贝尔服务业规模小、水平低、发展缓慢,195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0.07亿元,到1978年为1.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长期发展滞后的服务业得到明显改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日益繁荣,全域旅游、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呼伦贝尔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如异军突起之师,愈搏愈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据呼伦贝尔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172.2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54.9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7.3%,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代生态服务业体系正加速形成,新经济蓬勃发展。

顺势而为 绘就文旅产业新蓝图

文化旅游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是推进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厚植旅游根基,创优旅游品牌,加速产业升级,文旅产业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有力带动三产、优化二产、提升一产。

海拉尔火网(海拉尔火网人才招聘)

草原上的民俗风情

呼伦贝尔旅游雏形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始于中俄贸易旅游。1985年,国家民委批准呼伦贝尔盟为边疆少数民族改革开放试验区,成立了呼伦贝尔盟旅游局。同年,国务院批准开放满洲里市、海拉尔市、扎兰屯市,成为对外开放的旅游目的地。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内蒙古旅游掀起了第一轮发展热潮,形成了以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锡林郭勒、赤峰及呼伦贝尔为代表的草原旅游目的地。此轮草原旅游发展以草原景区开发为主,旅游设施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001年10月10日,呼伦贝尔撤盟设市伊始,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一些传统的草原旅游目的地日渐衰落,新的生态旅游、草原旅游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旅游经济逐步从“旅游事业”向“旅游产业”转型。

2010年以来,呼伦贝尔树立起“全域旅游”意识,坚守生态底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规划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业与各个产业相融合,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文旅融合不断走深走实。

海拉尔火网(海拉尔火网人才招聘)

海拉尔三角地黄金商业圈

如今,《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草原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攻坚规划》和各地旅游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推进实施,促进冬季旅游发展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乌阿海满”旅游一体化加快,“冬季英雄会”“中国冷极马拉松”等品牌效应逐步彰显,文旅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2020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83.2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92.79亿元。文旅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第三产业的有效抓手,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项目引领 推动文旅发展大跨越

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博物馆参观游览兼具艺术观赏、历史溯源、科学研究、教育推广等方面的价值与功能,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的前沿阵地与有效载体。

项目是发展之基,文化旅游产业要实现大发展,更离不开一个个项目的支撑。由市政府打造,呼伦贝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重点文旅项目“呼伦贝尔号”草原森林旅游列车,改变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方式,融旅游观光、民俗文化、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线上线下互动于一体,为游客提供高端、优质的服务和旅行度假新体验,填补了国内铁路高端旅游市场空白。

海拉尔火网(海拉尔火网人才招聘)

电子商务将呼伦贝尔优质农畜林产品推向全国

放眼呼伦贝尔,文旅项目正加速落位: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满洲里套娃景区二期对外开放,三期工程正在推进;呼伦贝尔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文化旅游景区、陈旗白音哈达草原景区等20余个文旅招商引资项目正扎实有序推进中。

与此同时,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努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近年来,我市把旅游基础设施纳入全域旅游总体布局,统筹谋划,持续完善景区景点的软硬件设施,抓好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旅游驿站26处、旅游厕所447座,额尔古纳湿地、鄂伦春拓跋鲜卑、阿荣旗吉雅泰等景区完成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大旅游道路建设,完成了满洲里-阿尔山道路升级,海拉尔-额尔古纳-室韦旅游道路改造,海满高速正在建设,岭上旅游大通道正在推进实施。开展海拉尔-台湾旅游包机业务,开通多个旅游国际航班,并开发了多个国际自驾旅游线路。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升级,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进一步拓展。

叫响品牌 打造文旅产业新业态

生态是呼伦贝尔的根基,绿色是呼伦贝尔的底色。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近年来,呼伦贝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围绕“共抓生态大保护,推进全域大旅游”的总体思路,全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全力促进文化旅游和各行业深度融合,全力推进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打造国内一流草原森林生态和边境旅游目的地。

加大冰雪资源的开发与推广,打造冰雪旅游新名片培育文旅产业新动能。2020年冬季,重点打造冰雪运动之旅、大雪原民俗风情之旅、挑战中国冷极之旅、草原森林温泉火车之旅4条冰雪旅游线路,推出了九大冰雪旅游特色产品,“冬季英雄会”“冬季那达慕”“中国冷极马拉松”“风筝滑雪极限挑战赛”等各类冰雪赛事遍地开花,精心打造旅游“金字招牌”,真正让“冰天雪地”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强、融合度高的特点,以“旅游+产业”为路径,积极探索旅游与体育、康养、工业、教育、航空等全领域、多业态融合发展。利用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地开发滑草、旱冰、自行车、健身等项目,打造“旅游+体育”;依托域内12个国家森林公园推出避暑游、康养游、纯净呼吸游等产品,打造“旅游+康养”;推出空中看草原、看森林、看湿地、看湖泊等低空体验游产品,打造“旅游+航空”;利用牙克石博世汽车冬季测试场地、广汽诺干湖汽车测试场地、陈旗呼和诺尔汽车测试场地,开发冰雪试驾体验游、汽车年会等活动,打造“工业+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带动第三产业走上“快车道”。

龙头带动 抢抓商贸发展新机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刻,置身海拉尔各街区,可以发现,各类宾馆餐饮场所人流如潮、生意火爆。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商圈也成为游客的打卡之地,以及消费和投资的新领域。

近年来,呼伦贝尔加快老城区商圈改造和新商圈提升,呼伦贝尔发达广场、伊仕丹购物中心、龙凤新天地等老牌商业综合体提档升级,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新商贸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众多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不断兴起,覆盖了居民消费经济、文化旅游等多项城市经济业态,成为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的活力源泉。

在呼伦贝尔万达广场项目施工现场,机械马达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26亿元,规划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是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创造直接就业岗位5000多个,实现年税收1亿元左右,同时还将填补呼伦贝尔中心城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白,对提升城市商业档次,助推服务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海拉尔火网(海拉尔火网人才招聘)

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发展

随着中心城区外扩、产业外溢,呼伦贝尔第三产业不断迎来新的机遇。对此,呼伦贝尔立足外接俄蒙、内联东北的区位优势,构建联动周边、双向开放、多边合作的全域开放新格局,把握现代物流业发展黄金期,强力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向纵深发展。

与此同时,在高质量转型发展背景下,呼伦贝尔积极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全力推进电商产业发展。自2005年呼伦贝尔火网诞生以来,全市电商从萌芽状态逐渐进入发展“快车道”。“十三五”期间,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电商服务载体持续增多,电商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速递物流实效大幅提升,电商人才培训工作有序推进,电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19年末,全市电商企业数310家,电商店铺数39606家,电商从业人员14057人,就业达31000多人。

2020年1-12月,全市电子商务零售额17.28亿元,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