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生活百科网 > 生活百科 >

“绿帽子”的由来,古代对绿色的仇视由来已久

2023-03-17 12:57生活百科 人已围观

简介绿帽子故事的由来是什么?古时候,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妇,生得娇艳可人、风韵犹存,平时在家里做点针线活,因生得貌美,早就已招来一些狂蜂浪蝶追求;丈夫是一个生意人...

“绿帽子”的由来绿帽子,顾义,即是绿色的帽子,意指被人戴绿色的帽子。隐含的意思是夫妻的一方背着对方偷情、相好,这个男人或女人就是被戴了绿帽子。绿色本来是环保、健康、生命力的象征,怎么一成为帽子,这玩意看的就有点眼晕呢?

原来有一小两口。这男的经常出去做点小买卖,骑着马到各地方,经常把女的搁家里,这女的娇艳可人,正当青春时,时间长了寂寞难耐,让邻居一个卖布的给经常勾引,慢慢他俩就成好事。有一天,这男的骑着高头大马出门了,这女的以为他又出去做生意了,这时外头卖布的一看她家老爷走了,我上她家去吧。晚上就迫不及待地跑她家去了,两个人巫山云雨地在一起厮混。没想到人家这个老爷们出去喝酒去了,到半人回来了,可把卖布的吓坏了,钻床底下窝了一整晚,第二天她老公走了才敢爬出来,也把女人吓了个半死。

这件事后,这个女人想老这么提心吊胆也不是个办法,后来想了个办法,向卖布的要了一块绿色的布料,做了一顶非常漂亮的绿帽子,说:老公啊,现在外面的风沙大,我给你做了顶绿帽子,如果你出远门,就把它戴上,既不会弄脏头发,又像这跟在你身边一样,你就不用牵挂我了,要是在家附近就不用戴了,老戴就戴脏了,你看行不行啊。这男的一听很开心,我老婆真体贴我,知道现在风沙大给我做个绿帽子戴,挺好,他不知道这还有闹猫的呢。

一天,这男人把这绿帽子一戴,打马扬鞭走在集市上,周围人说这帽子挺好看的,这我老婆给我做的,怕我出门在外受凉,他还美滋滋的。这时候这卖布的一看,他戴着绿帽子走了,他有暗号啊,这女的告诉他,我那男人出门他要是戴着绿帽子那就是要出远门了,他要没戴绿帽子,你晚上可别上我家了,那时候也没有、电话啥的,保持这关系都不容易,结果这绿帽子成暗号了。这男人抬腿一走,后边卖布的就到他家了,所以时间一长,别人都知道了,唯独这男人不知道,到哪儿还说,你看我这个绿帽子多好,翠绿翠绿的。于是绿帽子的说法就这样传下来了。

自古以来,我国在统服饰的穿着打扮上有许多要求和忌讳。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服饰禁忌已在文明社交中褪去,但有一条却亘古不变的流传下来,那就是“绿帽子”,男人戴上它,就象征着“老婆跟别人偷情”。

绿帽子的含义,全国人民都清楚得很,各种传神的表情包用得飞起,明星八卦评论区更是融会贯通。

但话说回来,大家知道“绿帽子=出轨”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吗?怎么不是红帽子、黄帽子、蓝帽子?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探秘,帽子,为啥不能是绿骰的?

民间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个叫李缘铭的生意人,娶了个妻子娇媚可人,两口子生活也算富裕美满。只是小李子生意繁忙的时候,难免就会四处“出差”,时间一久有人就忍不住要来勾搭这位独守空房的小娘子。

“绿帽子”的由来,古代对绿色的仇视由来已久

终于有一天,妻子就跟街上一个卖布的帅小伙好上了,丈夫在外“出差”的时候,他们就在家里共赴巫山云雨一起厮混。

二人为了充分利用李缘铭出差的空隙,更充分的进行交流,就商量了一个“暗号”。妻子跟卖布小伙要来一批绿布,做了一顶帽子给丈夫,还和那卖布的约定,当你看见我丈夫戴上绿帽子外出的时候,你就可以来了。

以后只要丈夫“出差”,妻子就会温柔的献上她新做的绿帽子,并撒娇说:“帽子可以预防风沙,而且这个颜色让你看起来很英俊,出门带上它,就像将我一直陪在你身边一样”。丈夫听了很是窝心,因此每次“出差”都要戴上一顶绿帽子,骑在马上美滋滋的穿街过市。

而小贩一看到带着绿帽子的李缘铭,心里更是忍不住心花路放,当晚就会跑到小娘子房里来交流情感。

直到有一天,二人的奸情被提前回家的小李子撞破,恼羞成怒的小李子当即休妻。但这件事却在邻里间传得沸沸扬扬,从此绿帽子也就成了出轨的象征。

故事虽然很有趣,但其来源无从追究,真实度更是没办法辨别。接下来咱们就从有史可证的资料下手,一起查个究竟。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我国古代服饰颜色早已多种多样,为什么偏偏是绿色成忌讳流传了下来?

“绿帽子”的由来,古代对绿色的仇视由来已久

古代对绿色的“仇视”由来已久

其实现在很多人,包括中国人,只要不提“绿帽子”,都是很喜欢绿色的。毕竟,绿色象征着生机,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都是绿色,想到绿色尽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之意。

但早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绿色却有另一种含义。即使“绿帽子”还没有联系到“出轨”意思的时候,绿色也被视为低俗的颜色。

古代男子一般偏好正色,比如“红、黄、蓝、白、黑”,国君的服饰一般也都是用的正色,以周朝喜红、秦朝爱黑、汉朝之后黄又为主打。

而那些用正色混合出来的颜色,比如“黄+篮变绿”,被视为是低贱的颜色,只有底层人才会穿戴这种颜色服侍。《汉书·东方朔传》中颜师古注:绿帻,***之服也。

纵观各朝各代的官服,我们也能从中看出端倪。前面文章里我们曾讲过,古代的官服是根据颜色分尊卑的。

比如唐宋时期,官服大致分为四个颜色,九品穿青色,七品穿绿色,五品红色,三品紫色。擅自穿了不对应品级的衣服,穿低了是失礼,穿高了是逾矩,马虎不得。

当年白居易贬黜到江西的时候,正好写了一首闻名天下的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时的白居易,穿的官服正好就是绿色的,也符合他被贬黜后的情况。

《知否》中也有类似桥段,小公爷齐衡刚“入职”时穿的还是一身绿色的官服。

但在接到太后命令清查叛党之后穿的就是红色官服了。

由此可见,绿色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了“卑贱”的象征。即便是普通百姓(男子),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去穿戴绿色的服装。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绿色是低贱的代名词,为何历史选中的偏偏是绿帽子呢?不能是绿鞋子?绿荷包?绿裤子?

这就要从唐朝的一个县令说起了。

唐朝起,头上带点绿被赋予新意义

话说唐朝有一个叫李封的县令,此人心软面善,他手下的人就老是犯错,他又下不了狠手责打。久而久之他觉得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出了一套人性化的管理,不打、不骂、不罚款、不停职,却将每一个人治得服服帖忒。

所有犯错的人,都必须在头上系一个绿头巾上下班,犯的错越严重,戴的就越久。联系前面讲到绿色与男子代表低贱的穿搭,带着绿头巾的收下出个门都如芒在背,几回合下来,人人如履薄冰,生怕再获得这“荣誉头衔”,从此改过自新。

不过到这里“头顶带绿”也还只是低贱和惩罚的寓意,真正将“绿帽子”赋予“灵魂含义”的,还是在元朝。

元朝统治者看不惯宋代留下的“青楼”文化,就规定"女昌女支"、"乐人"只能穿碧绿青诸色的服装。如此还不够,“女昌女支”的亲属男子如老公、阿爹,也要裹上绿头巾,接受羞辱。让别人一看到带绿头巾的男人,就知道他家里有人做特殊行业。

《元典章》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到了明朝这条规定就执行得更严了。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规定:女昌女支家的男子不仅必须头戴绿巾,腰间还要系上红褡膊,足穿带毛猪皮鞋。从头到脚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甚至还规定,不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

从此“绿帽头巾=老婆外面有人”这个含义,就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

总结

有意思的是,“绿帽子”只有在中国才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外国人不仅会带绿帽子,还戴得很开心。爱尔兰还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做“绿帽子节”!

就连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圣诞老人帽,起初也是绿色的。所以说,很多时候,所谓的忌讳乃至文化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人类赋予它意义,是历史让它们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古人也爱骂绿帽子汉代以来头裹绿巾是***的标记。颜师古注:“绿帻,***之服。”绿帻就是绿头巾。

在唐朝东部一带,曾将戴绿头巾视为屈辱的习俗。因为唐代李封对有罪的人的处罚,是让其头戴绿巾,罪重的戴的日数多,罪轻的戴的日数少。这事后来便演化成东南吴地的一种观念,认为头戴绿头巾是一种耻辱。为什么李封用这种方式处罚人呢?李封借用了史籍所载春秋时期一个娼夫戴绿巾的例子,而用绿头巾让犯罪者感到屈辱。应当说,这属于临时起意,并非常态,而此后竞在吴地渐成习俗了。

到元代,绿头巾的贬义竞被国家制度确定下来。元朝明文规定乐户、倡优家男子必戴绿头巾,绿头巾自此成为世人周知的贬义词。

明承元制,仍要求妓家男子裹绿头巾。因为乐工在当时比较卑贱,乐工的妻子多沦为歌伎,被人玩弄,这对乐工而言是莫大的侮辱。妻子不贞的男子与娼妓家的男子有类似之处,所以人们也用”戴绿头巾”识妻子不贞的男子。在后来,世俗遂泛称妻子与外人有奸情为给丈夫“戴绿头巾”。

明代以后,非乐户的男人如果也被扣上此称,已是暗示他的妻妾有偷汉子行径。可见“绿头巾”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羞辱人的象征语。这种屈辱的象征,此后一直沿袭,至今犹然。

由于后世男子多戴帽子,很少戴头巾,于是“绿头巾”改成了“绿帽子”。

中国人特别看重女人的贞操,一个女人失贞,不只是女人本身的羞辱,而且也是其丈夫的耻辱,男人戴绿帽,就成为最能让对方感到无地自容的有力武器。这在一些人的对骂中可见一斑。王实味《杨五奶奶》一文中写到两个女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冲突,对骂起来,她们的骂词就都离不开男女之事:

“好不要脸的臭婊子!张四‘戴绿帽子’谁还不知道?!你这‘贴骨老’偷汉子的骚货!你操婆娘相与东岳庙里二和尚谁还不晓得?!不要摆臭架子装正经哪……”杨五奶奶那骂法真地道。

不难看出“绿帽子”在世人心目中的份量。要让谁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这两者是最容易瞄准的攻击点。无论对方是否真的失过贞操,是否真的“戴绿帽子”,只要强词夺理,把这样的污水朝对方猛泼,就自然会形成强烈的效果。骂者以正人君子自居,可以取得道德制高点;被骂者不得不为此辩白,洗刷污点,内心必然焦躁不安;周围凑热闹的看客最渴望听到这样的八卦消息,可为他们无聊的闲散日子平添扯淡的笑料。胜利的天平倾向于何方,就此不难判别。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骂街时都乐于使用这一撒手锏的原因所在,以致对骂的双方都热衷于采用这相同的骂法也毫不奇怪。

“绿头巾”“绿帽子”一称用于骂人,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陋习,其本质是以历代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为立论根基的。夫为妻纲,男尊女卑,一切动摇这一纲常的行为,都被视为大逆不道。“绿帽子”是男人受屈辱的象征,之所以受屈辱是因为妻子与他人有染。妻子是从属于男人的,与他人有染自然就是背叛男人了。这是礼教文化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即使不考虑传统礼教的因素,妻子与他人有不干不净之事,这对于任何一个一夫一妻制社会都是难以接受的,受谴责也就理所当然。然而,在传统世俗文化中,人们总是用一种调侃的、嘲笑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并趁机扩大其负面影响,将其作为攻击相关当事人的把柄。俗世的嘲笑声,不在于要维护固有的社会和家庭秩序,而在于从无聊中获得一种幸灾乐祸的满足。因此,在“绿头巾”“绿帽子”的嘲讽声中,不会形成有益风化的风尚,相反,只会让人感受到对此津津乐道者卑劣情绪的宣泄。